查看原文
其他

花木兰“扑街”,迪士尼的中国公主败在哪里?

中青报·中青网 中青校媒 广东 2022-06-11


萌主有话说

迪士尼真人版《花木兰》已经上映五天了。面对这个期待已久的影片,中国观众却“恶评如潮”,认为该片曲解中国文化、“魔改”中国故事。截至发稿前,豆瓣评分仅为4.9分。而海外知名影片网站烂番茄以80%的新鲜度开局,目前也稳定在75%新鲜度上(75%的观众给出好评)


为何让中国观众会“恶评如潮”?面对两极分化的口碑,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个西方人拍的中国故事?

(以下内容可能含有剧透)


臆想中的东方 槽点不断的剧情


爱德华·萨义德在其代表作《东方学》中写道:东方主义不是对一个与自己截然不同的世界进行理解……而是通过某些虚构,以一种猎奇态度甚至是偏见色彩看待东方,从而创造出一个二等民族。自身则以高姿态俯瞰东方,轻而易举地给这些民族贴上各种标签,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把控这些“异类”。


女性永远涂着夸张的脂粉,男性总是留着怪异的八字胡……我们不难看出西方视角下对东方文化的错误解读和异化,而这样古代亚洲人的形象设计风格几乎贯穿了好莱坞电影几十年。

 《加勒比海盗》中的东方面孔


在世界电影史乃至舆论场上,很多时候中国的自我表达都处于失语状态。真实的、正统的内容传播不出去,过时的刻板印象便占据了主流。而真人版花木兰也没逃出这个怪圈。


没有真正潜心深入的研究,只有自我陶醉式的想象,再加上“强行植入”的中国元素。如为了表现“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竟然直接就拍了两只兔子在草地上跑的画面。

 这我是万万没想到


强行植入中国文化元素也就算了,在这部神奇的电影中,你甚至还能看到其他文化元素的影子:

一个印第安部落风的中国女巫。

一个杂糅了日本武士和傅满洲造型的中国皇帝。

还有一个像极了日本艺妓的中国媒婆。(丑就算了,对联还穿越了)各种文化元素的大杂烩给人一种极其错乱的观感。


牵强的人设,牵强的桥段。删去了原动画中“木须龙”“小蟋蟀”和大量轻松搞笑的情节,人物的感情流露也变得厚重内敛,编剧和导演却还想故作幽默,观众清楚地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在“抖包袱” 、“抛笑料”,可就是笑不出来。 

 花木兰会杂技,又一个刻板印象


我们可以看出编剧在还原历史方面的用心,但这份用心并没能贯彻到底。更多时候,枉顾历史、引用各种中国古代的文化元素随意“魔改”的桥段都多到引起我们的强烈不适:


比如直接安排北魏的花木兰住进福建土楼,比如媒婆家门口的对联“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最早出自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再比如在前殿溜达的后宫嫔妃……不过通片看下来,你会发现挑这些小毛病没什么意义。

 这在古代头不会被拧掉吗?


剧情方面,花木兰这一角色的巨大成长在于替父从军的这一关键抉择,而这一重要情节的粗糙交代,可以说是奠定了真人版花木兰的烂片基础。


目睹父亲公然摔倒、听到母亲说父亲出战就回不来了,看到孝字玉佩和父亲的剑,随后就决定替父从军。没有任何心理波动的刻画和个人独白的展示,也就无法串联起这一系列的因果关系。模糊的心理动机,坍塌的角色形象。


其余的剧情实在懒得说,槽点多到,巩俐饰演的仙娘(一法力无边的大反派)为救木兰挡下一箭死掉的时候,我笑出了声……(是真的)


 “外黄里白”“杂糅失败”的中国公主


《木兰辞》约在 1912 年出版过丁韪良(W.A.P Martin)和查尔斯 · 巴德(Charles Budd)两个英语译本,此外有影响力的还有中国学者许渊冲的译本。


外国人对忠孝的概念其实比较隔膜,但他们对冒险题材更感兴趣。在翻译《木兰辞》时,丁韪良和巴德不约而同删去了木兰回家的部分,这一在他们眼中不必要的情节,恰恰是用来凸显木兰的孝道。


真人版《花木兰》剧情,明显参考了巴德的译本,比如巴德把木兰替父从军的动机,说成是父亲生病,若不从军会损害他的名誉,而不是可汗的逼迫,这是《木兰辞》中没有的情节。


而且,电影中反复出现的核心词汇“honor”(荣誉)“disgrace”(耻辱)“courage”(勇气),三个词同时出现在巴德的译文中,这也是巴德在原诗基础上增加的内容。这也让迪士尼的花木兰呈现出一种奇异的西方骑士精神。


虽然电影增加了木兰回家的内容,并在最后把 “孝” 字刻在了剑上,但这一概念还是没有在电影中被表达好。


个人英雄主义,一直是好莱坞出品的影片难以褪去的色彩。在《花木兰》这部赞美“巾帼不让须眉”的电影中,个人英雄主义的影子也十分凸显。


当木兰甩掉盔甲,放下飘逸的长发,一身红袍在马上驰骋沙场的时候,确有一种英姿飒爽的史诗级美感。

然而,为烘托木兰单人的英姿和气魄而全然不顾军事部署的常规逻辑,忽略剧情结构(自己父亲的铠甲说扔就扔)让观众在视觉上快意的同时,感觉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


而和个人英雄主义脱不了干系的、过于强大的设定让花木兰缺乏磨难和成长空间,也导致了角色过于单薄。


花木兰之所以能家喻户晓流芳千古不再是因为她身为女性也能杀敌报国建功立业,而是因为她有“气”,有完美的出场设置,是自带超能力的天选之女。


她最大的转变和挑战,就是意识到原来自己最强。好像只要决定做自己,世界就会按照自己的意愿扭转。


如此爽文剧情的后果就是花木兰的经受的考验和磨砺和观众与她的感情联结一样,为零。观众不会在她受到危险时感到揪心,也不会在她崛起时感到振奋,甚至还会因为各种槽点觉得莫名可笑。


真正的花木兰没有天生神力,她的成功之路更没有开挂之说,依靠拼命努力和日复一日的训练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战士,这才是花木兰打动人心之处。


女性生理上的力量毕竟柔弱于男性,这决定了木兰绝不是身体最强最能打的角色,原动画尊重了这一特点,原作中的花木兰并不靠蛮力,而是靠智取,在关键时刻巧取制胜,尽显智谋,这才是“四两拨千斤”真正奥义。


历史人物作为某个文化符号的含义会随着时间的推进而不断演化,在不同的年代会因为不同的诉求而赋予其不同的内涵。而近些年女性主义意识的集体觉醒,女权运动席卷全球,也使得这部《花木兰》承载了更多这方面的表达。


而花木兰的三字箴言里,我们难以理解的那个“真”,在某种程度上便表达着“打破传统礼教束缚做自己”诉求。


然而,花木兰的故事注定无法包容这一理念:始终遵循着传统的“忠孝”观念,誓死保卫皇上,要为家族带来荣耀……在任何花木兰的故事里,皇权和家庭都远比实现自我重要。


于是,“偷换内核”让花木兰从孝道典范变成女权典范,不仅没有赋予她新的灵魂,还让她变成了不伦不类、自相矛盾、价值观摇摆模糊的“四不像”。


写在最后的一点思考: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这部《花木兰》?


有98年动画版的珠玉在前,再加上观众期望过高而导致的心理落差,中国影迷们“不买账”其实相当正常。


吐槽归吐槽,但我们也要认清,这版花木兰在定位上就是迪士尼公主系列片之一,是古装传奇和童话故事的结合体,目标受众是青少年群体,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影片在表达上直白浅显,人设平面单一。


所以,不要试图把这部《花木兰》看做宏大的民族英雄史诗,也不要把它看做严肃的历史正剧,它就是一部真人版动画片,一部童话片,一部公主片,一部爆米花电影。在观影过程中时刻提醒自己,较真生气,真没必要。



与原版动画的对比(左右滑动查看)


与原版动画的对比(左右滑动查看)


虽然影片中的中国元素看起来像大杂烩(比如凤凰、丹霞、土楼、丝绸之路、花黄、大雁塔等)很多元素和桥段的运用也并不符合历史。但就如同我们看外国古装片一样,我们也分不清西方国家古代不同时期的服饰、妆容、建筑,但我们依然能接收他们所传递的文化属性。


也因此,站在文化传播的角度,文化符号的展示性的意义大于合理性。多亏这部《花木兰》,全球数亿外国人才能看到我们的七彩丹霞,客家土楼,辉煌唐宫,舞龙舞狮,中国功夫,对镜花黄,凤凰于飞。置景确实展现出了泱泱中华文化之美。


左右滑动查看《花木兰》中的优美置景


这部电影可能讲述着一个连中国人都感觉陌生的花木兰的故事,但中华文化,的的确确被更多人熟悉了。这可能不是我们心目中那个“万里赴戎机”的花木兰,但作为迪士尼公主的一员,花木兰被更多人记住了。


当然,这和我们想要的还相差甚远。从结果上看,花木兰在跨文化交流中的表现无疑是失败的。但与其骂迪士尼,不如先认真想想我们所面临的大问题:怎样才能讲好一个中国故事、如何让中国电影IP实现真正的文化输出、如何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国际接轨……


今日话题

迪士尼的花木兰败了,

我们的“花木兰”究竟在哪?



 往期回顾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文字丨马咏言

图片 | 影视截图

编辑丨李静

责任编辑丨张紫煜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出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